一場沉浸式書本劇《不朽的豐碑·紅旗渠水到俺村》近日在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上演。 這是在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指導下,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策劃編排的,演出分為太行山下、問太行、繪太行、戰太行、憶太行等五幕劇情,回顧了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重新安排河山的壯舉,闡釋了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寶貴內涵,演出運用舞美、道具等,營造出沉浸式觀看體驗,立體呈現了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的人、事、物、魂,多元化表達和傳播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不少觀眾表示,書本劇的演繹是新時代弘揚紅旗渠精神的全新表達,觀看后深受鼓舞、獲益匪淺。 據介紹,該書本劇是根據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旗下文心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紅旗渠是怎樣修成的》改編而成的。該劇從原書中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若干人物,把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融入宏大的敘事中,從而使其在集體主義的光芒下彰顯出個體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林縣縣委書記楊貴、紅旗渠工程總設計師吳祖太、除險英雄任羊成、舍己為人的李改云以及年齡最小的修渠人張買江等眾多修渠英雄人物都在書本劇中得以生動呈現。 記者了解到,參與書本劇演出的所有演員都來自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系統。張買江的扮演者李豐原是河南美術出版社編輯,就來自紅旗渠的故鄉安陽,他的父輩也參與了紅旗渠的修建,李豐原激動地說:“我從小就對紅旗渠懷著深厚的感情,這次能在劇中飾演修渠英雄,感覺特別激動,能重溫老一輩人的非凡經歷,是對我精神上的一次洗禮,我們當下的年輕人應該向他們致敬,并把他們的精神很好地傳承下去!”參與演出的文心出版社發行人員楊楠說:“作為一名新聞出版工作者,能參與此劇的排練與演出,深感榮幸與責任重大,在新時代傳承、傳播紅旗渠精神,我們責無旁貸?!?/div> 該書本劇的推出,是《紅旗渠是怎樣修成的》一書出版之后,文心出版社依托圖書進行多媒體融合的有益嘗試。其以戲劇的形式銳意改編紙質版圖書,運用現代新技術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這樣的積極探索不僅滿足了廣大讀者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形式的閱讀需求,同時也能夠實現圖書內容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文心出版社社長田明旺表示,希望通過書本劇讓紅旗渠精神像播撒下的一粒種子一樣,在廣大青少年心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激勵他們學習當年林縣人民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